Alice 英國財金申請心得
申請學校與結果
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
MSc Risk and Finance: Admission
University of Warwick
MSc Finance: Admission
Lancaster University
MSc Finance: Admission
Cass Business School
MSc Finance: Admission (w/ scholarship)
Imperial College London
MSc Finance: Waitlist and refer to MSc Risk Management and Financial Engineering
London Business School
MSc Financial Analysis: Rejection
申請心得
Background
國立大學商學相關科系應屆畢業生。
因為自己當初幾乎每天刷ptt跟CD網拿前人背景來算命,在版上看到一堆背景強大的大牛,搞得有段時間很沒自信幾乎申請不下去了,不希望後面申請者落入跟我一樣不好的心態中,所以背景就不多附了。基本上學經歷普通,沒有太多實習、修課只修了基本盤(沒修過碩班及深入數學課),但想告訴大家我申請後的想法是,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、有適合自己的學校,只要能把自己的特色展現出來最重要。
各學校時程(依繳交申請先後順序)
Cass
20161123 Sent
20161202 Offer
(Deposit DDL: 20170117)
Lancaster
20161129 Sent
20170112 Offer
(Deposit DDL: 20170208)
Warwick
20161129 Sent
20161201 Warwick ID
20170113 Offer
(Deposit DDL: 20170208)
Imperial
20161221 Sent
20170110 Video Interview(1周內完成)
20170217 Waiting list
20170323 被推薦到Risk Management and Financial Engineering
LSE
20170103 Sent
20170114 LSE ID
20170130 預錄取(Department of Finance的人會寄信來說很推薦你,但還要經過學校審,通常收到這個都會上,信上說沒意外大約數周後會收到正式offer,但當初為了保險起見還是繳了Warwick的1000鎊)
20170213 Offer(Con畢業均分80%)
LBS
20170110 Sent
20170204 Rejected(建議要早點申請,學校的拒信暗示我太晚送已經收滿了,叫我明年再申請)
準備過程
因為自己當初申請時主要以DIY為目標,所以一開始對於申請、選校都有點茫然,希望可以幫助到後面的人,會盡量寫的比較仔細(ie廢話多),包含從開始準備前、考試、選校、申請文件等等。
先附上申請時程
201512 GMAT
201610 IELTS(本來規劃在大三下考,但2016前半年為了比賽及工作打亂了步調,一拖就到10月了)、選校、
、準備SOP(大量閱讀找方向)、拜訪推薦人
201611 第一版SOP完成,開始申請(從比較保底的學校)
開始之前
留學成本很高,在開始前建議先問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麼,雖然寫SOP也會是個幫助自己一直釐清方向的過程,但開始書寫後要設停損又不是個簡單的決定了。列上幾個常見的基本問題給大家參考:
首先,你可以先問自己要不要念研究所,要讀國內或國外,又為什麼要出國?
→ 個人認為國內研的好處在於申請準備時間相對短,且兩年的碩士期間可累積比國外研的人多份實習(就筆者的觀察)。而歐美的研究所,商業相關的多為10m-1yr,有些又要寫論文,在學期內找off-cycle實習的話,除了visa因素外,要考量是否能夠平衡課業、論文、求職季及工作。
接著詢問MS或者讀MBA?
→ 基本上也不能用工作經驗來分MS或MBA,MS雖然不需要長時間的工作經驗,但實習經驗還是很看重,有志申請MS者也不能忽略實習這塊。至於MS或MBA,每個人的狀況不同,就不論述了,但可以考慮個人的家庭狀況、職涯選擇、學經歷背景後去做選擇。
最後就是選擇哪個國家/學校/科系?
→就國家別而言,因為個人因素及背景,比較偏好英國學校,所以後來只申請英國的學校。選校系後面會再提到我的做法,基本上建議可以先去每間學校的官網上查清楚,或者Youtube也有很多學校影片,先看看是不是自己想攻讀的領域。
讀完這三個問題,有發現這幾個問題的共同點嘛?其實最重要的就是問你自己,未來到底要做什麼!!!畢竟研究所已經不是大學的探索期,進入研究所是從學士的發散聚焦到更深入更專門的研究類別,所以最重要的問題還是自己的職涯規劃,以及未來要過什麼生活!
考試
確定要開始申請後,第一件事就是考試,包含GMAT/GRE、IELTS/TOEFL。除非是全職考生,不然建議大概抓一年的時間準備比較保險,工作/學業一忙很容易耽擱。我先準備GMAT,考完GMAT再準備語言考試覺得輕鬆很多,在準備GMAT期間就會看一些學校,除了增加自己的動力之外(其實只會造成壓力跟緊張的反效果XD),也可以估一下自己的目標分數。然後IELTS比GMAT輕鬆很多,再加上當時有時間壓力,一定要邊考雅思邊開始準備SOP,所以強烈建議一定要早點開始考試。
至於考試分數,我的兩科分數都不是特別高,GMAT沒破700,本來想要再考,但因為沒時間了,再加上後來詢問教授的意見,認為GMAT跟GPA在同一個評分項目,考量自己的GPA後,認為GMAT的分數也還算夠用,就不考了。語言考試不用多說,就是一個已知門檻,努力考考到學校要求的分數就行了,再高上去好像不會有太大加分。分數沒破700也是一開始很緊張的原因,但申請完才明白,沒有什麼越高越好,其實「夠用就好」。或者是說,高分是有用的,至少可以少去一個焦躁的因素,但綜合我之前查過的資料得到的結論就是,每個申請項目學校都會看,都有最低門檻,不可以只侷限於單科考試成績的衝高,分數夠用了把時間拿來發展未過門檻的地方比衝破750也許更有意義。
選校
一開始還不確定學校時,英美都有看,但自覺還是比較學術氣一點,希望學點扎實的理論,所以以英國為主,後來在申請過程中也慢慢釐清出自己的想法,就捨棄美國學校了。一開始挑學校有點茫然,我的方法是直接看雜誌,列出前幾間有我想念科系的學校,再依照地區/core courses/資源/學校特色等做篩選。但其實還是會有點不知所措,所以我把我的career path列出來後,有再找幾位比較了解英國學校的教授討論。
推薦信
會建議找真正認識自己的老師最好,比起頭銜能把自己的特色寫出來更為重要。除此之外,教授們都很忙建議可以早一點問,而且要快點跟老師討論,有的老師需要你自己先打草稿,所以一定要提早先確認。這點我就沒有做好(因為SOP一直沒出來,不能拿給老師外,也沒時間草擬信),導致後來自己都很擔心推薦信學校有沒有在自己希望的時間內收到。
SOP
在提筆寫這段前,想先說明我對SOP的感覺,認真推薦大家可以好好寫,即使沒有要申請學校也可以。是個幫助自己認識自己、釐清方向的好方法。記得當初在毫無頭緒時,問了一位劍橋學姊,他告訴我什麼叫做成功的SOP?就是像在讀小說,當別人讀完後,會有很想見見文中女主角的衝動,這就表示你成功了。就因為他的這席話,SOP對我來說瞬間變得很沉重,因為我就會想成為那位別人想一窺究竟的女主角。
SOP我想是這篇的重點了,因為花了最多的時間在SOP上(當初GMAT有花這麼多時間的話就不是這個下場了QQ)。連續幾個月,我過的生活基本上就是白天上課,晚上唸書,半夜開始寫SOP到三點多睡覺,隔天九點繼續上課。但我覺得整個申請中,最重要的就是SOP了。因為分數是死的,考到了就穩定沒變數了,但是文章沒有一定的標準,變數大、風險高,要怎麼從有限字數中清楚傳遞自己的想法,並且感動別人,著實困難。尤其英國許多學校沒有面試,有面試你有解釋的機會,沒有面試就代表SOP要寫到邏輯清晰縝密,任何的邏輯闕漏都有可能造成別人的疑慮,而讓你直接收拒信,所以我認為要把SOP說成是申請過程中最難的部份也不過分。
先說明一下,我的前四篇SOP沒有顧問幫忙,當初申請時本來打算自己申請,其間因為課業忙也有崩潰到想找顧問幫忙的意圖,但問了幾間顧問後收費實在超乎了我的預算,一直無法說服自己是否值得,結果猶豫到後來顧問也接滿了(他們很搶手,要早點問),只能一直說服自己「上帝就是我最大的顧問」。後來我的策略是,比較保底的學校先自己寫,把錢省下來給最想去的學校,投到那時候,再花錢找人潤飾文章。
寫SOP對我最大的難題是不知道怎麼下筆,我的方法是大量閱讀,花了大概一個月的時間,上網看了一堆教人書寫的文章及視頻,還有努力找校友、教授請教。前幾篇的部份,我先努力回想自己的人生(真的會要把每個大事小事都想過),然後找了幾個很熟的朋友一起討論適合放的題材、列出各段包含的項目,寫完後找家人朋友老師幫忙看邏輯和通順度,也找了英文系朋友修英文。大致上內容就以符合學校要求為主,把自己的就讀動機/相關背景/Career Path都包含進去了,前後修了超過幾十次以上吧,而且都是大改,所以建議越早開始寫越好。
申請到第四間Imperial時,Essay比較多,除了自己快崩潰外,也不好意思每次都去煩別人幫忙,也依照一開始設定的邏輯(把錢留給最想要的學校),所以後來12月底寫LSE跟LBS時就有找學長幫忙。很感謝侃威學長在我的SOP上的大力相助,一開始是10月/11月刷ptt時看到侃威以前申請LSE的心得跟SOP文,我想了解SOP如何下筆,也想更了解LSE,所以就寄信跟學長約了討論,學長人很好討論完還免費幫我看了一次CV跟SOP,後來知道學長有在做相關工作後,就決定跟學長合作了。前面有提到,一開始只是想找人潤潤英文而已,但學長看完後很用心的跟我從頭開始討論,不管是架構、邏輯縝密度,還有題材的挑選都重新討論一遍,也許是曾經的顧問訓練使然,侃威的邏輯很清楚,自以為沒有破綻的文章聽他講完後,會覺得真是需要打掉重練阿。除了邏輯好之外,侃威的效率很高,前面有提到我的SOP都在半夜寫,所以我幾乎是寫到半夜再寄給他,通常隔天中午或晚上就會收到回信了。在我們的合作中,除了約了很多次call外,印象最深刻的是從開始寫到最後,短短不到一個月間,我們就往來了超過70封email(每次往來都是一次修改)。我很龜毛地會在小細節上雕琢,無論是邏輯、詞藻或題材,當初很怕幫忙看的人會受不了,但發現學長比我還要龜毛,會注意到很多我自己忽略的地方,而遇到我龜毛的地方也很仔細地跟我一起討論推敲。龜毛對於CV就更有用了,CV之精細度在於我連少空了一格也會被他發現。
除此之外,前面有提到是Imperial申請完才找學長的,然而當學長知道我拿到Imperial的面試時,一直花時間幫我練面試,也在我上了LSE後給我很多申請學校宿舍的建議。真心覺得當初找了LSE的學長來幫忙看真的很值得,我從這些修改中,跟他學到了很多邏輯建構的方法,也因為學長本身也是商學背景,在討論過程中也能更釐清職涯方向。我覺得跟侃威的合作是一種學習,他是顧問、更是老師!
CV和面試
這兩部份一樣要非常了解自己,把每個故事都想清楚。夠清楚後就想辦法簡潔有力的表達。基本上跟找工作/實習是一樣的,就不多撰寫了。
結語
之前有人推薦先從最想要的開始丟,我覺得依照時間性是這樣最好。但因為我的惰性太強,不丟就會一直拖,所以我的策略是先拿保底的來試,SOP會越修越好,到最後投自己最喜歡的。回頭看我的策略也算是成功的,但這有兩個缺點,其一會寫太多篇東西(最好的狀況就是字數最多的先寫,然後不動架構縮編),其二時間沒算好最後可能會付一堆保證金。
我覺得出國唸書是一條孤單的路,但年輕時學習孤單也是好事。當你身邊的人都在找工作、都在考國內研,你會一直聽到別人說,「出國唸書的人最輕鬆了,不用像我們考國內研究所補得這麼辛苦、壓力這麼大」,而你也只能有苦難言的傻笑帶過。其實不爭論哪個輕鬆哪個累(基本上我覺得出國不輕鬆,從大一努力到大四阿),我只能說申請國外學校是一條孤單的耐力賽,要花很長的時間來準備,但因為孤獨、因為時間、金錢成本都甚高,更會鞭策自己去想清楚本心,而從當中也會有對於邏輯及語言掌控的訓練,更重要的是學習獨立、學會不再當一個伸手牌。回頭看,我覺得投入的時間是非常值得的。
最後謝謝家人一直支持我、鞭策我前進。謝謝姐姐還利用工作的午休幫我看稿。
謝謝幫我寫推薦信的恩師鄭老師、張老師和陳老師,以及跟我討論選校和SOP的蔡老師和許老師,謝謝幫我潤英文稿的楊老師。謝謝侃威學長讓我在申請中更強化自己的邏輯能力、吱吱跟安安學長在SOP的大力幫忙還有快崩潰時給我的支持。謝謝我的戰友Anderson、謝謝Eddie、Cindy、Jody、Tiffany和April,我親愛的好友們,在潤稿及面試上陪我演練N次,也恭喜你們下一步也都有美好的雛形了。
謝謝J,YOU are my all in all!!!